#巴西社會觀察 #貧民窟
最近因為想變賣一些家用品,在臉書上加入了一些地區性的社團,除了自家這兒的 Copacabana 區,我也加入以前曾待過的 Rocinha 社團。
.
幾年前被貧民窟友人邀請加入時,完全是抱著好奇心,待在數萬人的社團裡看看大社區裡的網路生態。
當時,裡面充滿了二手品變賣交換的廣告、好康優惠逗相報、失物招領等等貼文,時不時也會有兒童或老人走失的緊急通報,還有哪線公車有偷竊慣犯的提醒。整體而言,算是一個溫馨歡樂的地方。
.
這幾週通過審核進入社團後,我看到無數的、以極為誠懇口氣撰寫的求職文。通常是這樣的:「親愛的大家,我最近失業了,但我家裡有 XXX 要養,麻煩任何人如知道有任何工作機會,都可以找我。」
有時候是一位父親,有時候是太太幫先生撰寫,有時候甚至是青少年:表達自己雖然年紀還小,但想幫忙家計,請各位叔叔阿姨指導自己如何找到工作。
.
下方留言的大家也都很好心,就算不知道哪兒有工作機會,還是會留言給予很多鼓勵打氣、幫忙 up 將貼文往上推。
漸漸地,這類求職文不只大量出現在貧民窟社團裡,在中產階級社團中也時不時有類似貼文。
在我讀來,這些真摯貼文的字裡行間,是一股集體的絕望。
.
除了求職文以外,也有很多家當變賣文。
舉例如一位父親寫到自己是單親父親,獨自撫養兩個女兒,想盡快賣掉一個煮飯鍋換現金,或是換糧食也可。
底下有人留言勸他先留著鍋子:「電鍋很方便,這樣你為孩子們準備食物時能省時省力。」
這位父親回覆:「我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,飯鍋留著也沒用。」
這不是回嗆,只是平舖直述地描述在這時代大家都懂的悲哀,留言者也因此回到:「明白了,祝福你,加油。」
---
照片攝於 2018 年 7 月,於 Rocinha 的週日菜市場